华人怀思堂电话

010-69703073

华人怀思堂电话

010-69703073

墓地那么贵,中国古代的丧葬习俗

时间:2022-08-09 15:51:58 作者:admin 浏览量: 文章来源: 小编

中国古代的丧葬习俗 中国古代的丧葬习俗是人一死,除煞日外,都要哭丧,男主人呜咽而涕,妇女要边哭边唱,哭得越热闹越好,往往由几个或十几个妇女,按一定的悲痛唱腔组成有声有情的合唱……

  1.上古的丧葬

  阴宅,其名源于阴阳学说。地面为阳,地下为阴。生人的住宅为阳宅,死人的葬地为阴宅。阳宅以月偶祸福,阴宅以日奇定吉闪。阴宅为安葬祖父辈的首丘,上以尽送终之孝,下以为启后之谋。神灵安则子孙盛,所以风水先生对阴宅的重视超过了对阳宅的好多倍,风水的主要内容在阴宅,书籍也以阴宅为多。人们常称风水先生为葬师,原因在于此。

  讲丧葬的书,古代首推“三礼”(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),还有《孝经》。如《孝经·丧亲》云:“卜其宅兆而安厝之,为之宗庙,以鬼亨之。”宅,即墓穴。兆,即荦域。占卜测定墓地吉凶、然后安葬死者,并设立宗庙,以鬼祭祀。这种做法,后世风水一脉相承。

  吕思勉在《中国制度史》第六章也认为风水起源于丧葬,他说:“风水之始,避风及水而已。《吕览·节丧篇》曰:‘葬浅则狐狸担之,深则及于水泉,故凡葬必于高陵之上,以避狐狸之患、水泉之湿。’此风水之说之起源;也。”

  接下来,让我们回顾一下古代的丧葬:

  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,在人类的初始阶段,没有丧葬行为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云:“盖上也尝有不葬其亲者,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。他日过之,狐狸食之,蝇呐姑嘬之,其颡有洮,睨而不视。”

  后来渐渐有了丧葬行为。《周易·系辞下》云:“古之葬者,厚衣之以薪,葬之中野,不封不树,丧期无数。”对时间、地点、墓形都不讲究。

  自从有了丧葬行为,就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制。早在原始社会,墓葬的方向就趋向一致。河南新郑裴李岗发现的114座新石器时代墓葬,墓向都朝南或稍偏两。西安半坡发现的250座仰韶文化墓葬朝向都偏西。在云南剑川鳌凤山发现的200多座春秋战国时墓,都是头南脚北。在湖北江陵发现的楚墓,大型墓墓主都是头东脚西,中小型墓墓主都是头南脚北。这些都不是偶然的巧合,一定与当时的民众心理、信仰、习俗有关,反映了人们的向往与禁忌。

  随着丧葬的规范化,出现了为活人修墓地的情况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记载公元前335年赵肃侯“起寿陵”,这在当时已不是稀罕事。要修陵,自然不会随便找块荒土,一定会选择地点、测量地形。在相地过程中,风水观念得到孕育。

  人们对丧葬有了自己的观点。《墨子·节葬》云:“铜棺三寸,足以朽体;衣衾三领,足以覆恶。以及其葬也,下毋及泉,上毋通臭垄,若参耕之亩,则止矣。”此文中“下毋及泉,上毋通臭垄”与后世风水提倡的深浅观念一致。

  人们择地而葬,以期造福于后代。战国秦惠王弟名疾,生前自己选中渭南章台之东作为安葬之地,并断言百岁后当有天子之宫夹墓。到了汉代,果然有长乐官在墓东,未央官在墓西。因此,人们根据墓地所在地渭南樗里乡.称“疾”为樗里子,并把他奉为相宅术正宗。

  春秋战同时,民间的墓向朝南、死者北首。这是人们根据住宅朝向而形成的爿俗。我国地处北半球,房屋朝南有利于养生,所以明堂以南向为尊,圣人南面称孤,诸侯北面觐见。在丧葬中,当死者的头朝向北边时,实际是“面南”,处于被尊崇的地位。活人事死如事生,在北面供奉死者。据考古发掘,凡是带有墓道的大墓,如殷墟大墓、辉县魏王陵、平山中山王墓都朝南;凡是没有墓道的中小型墓,如殷墟小墓、曲阜周墓都是北首而葬。当然,中小型墓的朝向并不完全一致,也不可能都一致。

  我国古代很讲究墓葬的规范,甚至按图施工修墓。《周礼·春官·冢人》:“(冢人)掌公墓之地,辨兆域而为之图。”许多学者不相信会有作图之事。1974~1978年,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河北平三县三汲公社发掘中山国城址时,从一号古墓中发现了一副“兆域图”,它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山围巾山王墓穴陵堂的规划图,于公元前三百年刻在铜板上,从这个图可以证明《周礼》的记载是可信的,当时已能按比例制图,墓葬有严格的规则。